微信扫一扫
摄影/郑高峰
今年长江流域的夏天如期而至,但炎热却来得有点晚,六月的重庆似春天般的凉爽,感受不到夏天的暑气。进入七月,温度陡升,直升35度以上,人们惊呼夏天来了,空调也迅速运转起来。
今年是特殊的一年,为国家奉献了三十八年的青春,终于告别岗位,平安而光荣退休了。七月初乘着自由的风,飘到苏马荡,开始今年的避暑生活。
苏马荡的天空像蓝色的大海,蓝得那么纯洁,看不到一丝白云。凉风不时地拍打路人的身躯,带来透心的舒爽。苏马荡洁净的空气让人陶醉,舒适的凉爽沁人心脾。
苏马荡夏天的凉是出了名的爽,但苏马荡夜里的涛声却几乎没人知晓。
夜已深,睡不着,坐在阳台上静心。周围都是森林,一片寂静,没有白天的喧嚣,没了鸟鸣,没了蝉嘶,时间至此似乎也凝滞了。突然,轰鸣声四起,在远方,在近处,到处都有,透过夜幕,看不到任何动静,而轰鸣声像惊涛拍打海岸,像瀑布掉落山崖,时而如汽车疾驶而过,轮胎碾过地面发出匀称的刷刷声,时而如狂风夹杂着暴雨,敲打着森林,敲打着树叶,噼噼啪啪,此起彼伏,绵延不绝,尽管你可以竖起耳朵仔细倾听,慢慢品味,但你总找不到发出声音的具体位置。
摄影/谢逢春
不错,这就是苏马荡的涛声,它是凉爽的风掠过森林的产生的轰鸣,是风与树在夜色的调和下奏出的美妙音乐。在夜的深处,在静的海洋,心灵却能感受到巨大的冲击,自然的动与心灵的静构成一幅完美的图画,涛声完全融入了夜色,夜色又放大了涛声,它们彼此交融,彼此依恋,却不感觉一丝的喧嚣,夜因此更加宁静,你却更无睡意,因为有一丝神秘,不让你感觉孤单。
苏马荡的涛声不是每天都有,但只要有风,一定会有涛声。白天的涛声往往被环境的喧嚣掩盖,而夜晚的涛声却独具特色,它总能让你注视夜色,四处寻觅它的踪影。
摄影/王伟钢
坐在阳台上,独自品着涛声。林间的凉风不时地袭来,享受着凉风带来的丝丝舒爽,倾听着林间涛声的轰鸣,在漆黑的夜里,心异常的宁静。遥望星空,并不是朗朗晴空,天空中有大片的乌云,层层叠叠,穿过云的缝隙,偶尔可以看到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星。远处的乌云中不时地亮出闪电,形状怪异,像树枝,弯弯曲曲,像树根,四散开来,一闪即逝,虽然有闪电,却没有一滴雨水。多看一会,你就会发现,每一次闪电,涛声就会伴随着凉风如同浪花涨潮般迎面涌来,一浪一浪又一浪,让人心旷神怡。
摄影/刘康
涛声无形,始于风起云涌,盛于电闪雷鸣,终于茫茫夜色,来时不带一粒尘埃,走时不带一丝痕迹,它是大自然的精灵,平凡而来,带来凉爽和神秘,悄然而去,消声于无形。
夜听涛声,听的并不仅是涛声,听的是风的喧嚣,听的是树的欢笑,听的是夜的多姿,听的是心的荡漾。更有夹杂在夜色中人生的起伏跌宕。
2024年9月15日写于苏马荡